两部纪录片加几本书,带你走近封尘的西夏陵

zhq 2025-07-13 阅读:18 评论:0
7月11日,“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整理了一些纪录片以及书籍,它们各有侧重,功能带你深入一段被时间尘封却又异常辉煌的文明。 西夏陵 视觉中国资料图【纪录片】如果你...

7月11日,“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整理了一些纪录片以及书籍,它们各有侧重,功能带你深入一段被时间尘封却又异常辉煌的文明。

 西夏陵 视觉中国资料图

【纪录片】如果你对西夏王陵背后的文化、历史,甚至整个西夏王朝的兴衰感兴趣,下面这两部纪录片非常值得你静下心来好好观看。

《神秘的西夏》(央视,全10集)

适合希望全面理解西夏社会结构、民族精神及其在中华文明中的角色的观众,叙事宏大。

《神秘的西夏》依据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承担自治区社科重点委托项目“《神秘的西夏》史学稿本”改编,由著名导演金铁木执导,全景式展现西夏文明,涵盖政治、军事、宗教、女性地位等多元领域,结合情景再现与数字复原技术。

全片采用4K超高清摄影机完成全部拍摄,后期专业视效团队联手古建专家和西夏学者,共同复原了西夏皇陵群、兴庆府、西凉府、西平府、贺兰山离宫等西夏城市和建筑。

10集内容包括:西夏与宋、辽、金的军事对抗,如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西夏的佛教、儒学、艺术与建筑(如西夏王陵、佛塔);西夏的农牧业、手工业(冶铁、陶瓷)与丝绸之路贸易;藏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如黑水城出土的佛经与唐卡;西夏文的创制、使用及现代破译历程。西夏的天文历法、医学、印刷术(活字印刷的实物证据)等丰富内容。

纪录片截屏图 关于佛教传播

关于西夏文的记录

结构介绍

采用4K超高清摄影机完成全部拍摄。有些场景进行了后期复原。

西夏学学者史金波为纪录片提供了大量学术支持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是纪录片史学顾问之一。9名原创团队成员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八易其稿,从最初的近30万字压缩到15万字,不断提炼,形成纪录片的情景再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西夏学学者史金波为纪录片提供了大量学术支持,他特别强调西夏在中华多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并指出西夏的活字印刷、儒家文化推广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另外还有著名西夏语言学家李范文,对西夏文的解读有重要贡献。

《揭秘西夏陵》(央视,全4集)

适合对考古过程、陵墓建造技术及历史悬案感兴趣的观众,节奏紧凑,悬疑感强。导演贾寅超、邹欣。

以考古发现为主线,从三个时空维度(明代发现者、1970年代考古队、现代学者)层层揭开西夏王陵的身份之谜、建筑特点与破坏真相。

纪录片回顾了西夏陵从20世纪30年代被德国飞行员误认为是“白蚁堆”,到1972年宁夏考古队正式确认其为西夏王陵的过程。重点介绍了7号陵的考古发现,该陵因出土西夏文碑额而被确认为西夏第五代皇帝仁宗李仁孝的寿陵,是目前唯一身份明确的帝陵。另外还详细解读王陵的“凸”字形结构、赭红色夯土工艺、佛教元素融合等建筑特色。通过出土文物(石雕力士座、人像碑座等),揭示党项族的文化审美与技术水平。

可在tv.cctv.com观看节目

第一集《尘封遗迹》讲述明代庆王朱旃最早发现贺兰山下的神秘土冢群,以及1970年代考古队如何通过科学手段确认这些建筑正是西夏帝陵。第二集《初探真相》分析西夏陵融合中原礼制与游牧文化的独特布局,并复原其鼎盛时期的恢弘样貌。第三集《谜团重重》聚焦帝陵主人身份的争议,展现考古中的意外发现(如后勤人员的关键突破)与学术争论。第四集《涅槃重生》通过新世纪考古成果(如琉璃鸱吻、鎏金铜牛等国宝),重现陵墓原貌,并分析其遭系统性破坏的历史原因(如蒙古灭西夏后的报复性毁陵)。

【书籍】如果你对西夏王陵背后的历史、建筑秘密或文化深意感兴趣,以下几本书从不同角度切入,既有全景式梳理,也有悬疑探秘,能帮你全面又立体地理解这座“东方金字塔”。

《国宝流失百年祭》常青 黄山/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该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物流散史实及流失国宝多重价值进行了梳理与研究。读者可重点翻看第六章“探索黑水城宝藏的科兹洛夫”。柯兹洛夫探险生涯最主要的贡献是20世纪初对西夏古城黑水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1909年秋天,一批西夏古文物运抵圣彼得堡,保存在俄国皇家地理学会的新大楼里。其中,有关艺术、考古类的文物被送往俄国亚历山大三世博物馆之民族学部门;书籍、文稿则运往俄国科学院,即现今的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保存。1933年,博物馆典藏的文物被转送到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博物馆)东方部收藏,这些西夏文物共有3500多件,收藏量居世界之冠。

《墓史密码之神秘的西夏皇陵》白玉京 著

以李元昊等九座帝陵为线索,结合选址玄学、陵墓现状反推帝王生平,穿插黑水城探险、佛塔女尸等悬案。

小说笔法增强可读性,破解“一男三女合葬太后陵”“蒙古毁陵动机”等谜题。

《西夏史稿》吴天墀 著 商务印书馆

这本由吴天墀所著的《西夏史稿》的编写,主要在给高等学校学生作课外读物,给中等学校教师作教学参考用书。在史料搜集的方面,也可供有志钻研西夏历史的读者作前进的桥梁。

《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作者:朱瑞熙/张邦炜/刘复生/蔡崇榜/王曾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书系之一种,利用大量文献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深入考察了宋、辽、西夏、金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饮食、服饰、交通、婚姻、宗教信仰等,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生活史专著。

《东方金字塔——西夏皇陵》钟侃、钟雅玲 著

作者为宁夏考古所长,亲述1970年代王陵发现过程,详解地宫结构、陪葬墓珍宝、迦陵频伽像等文物,附建筑复原图。

专业考古报告《西夏六号陵》(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六号陵完整发掘报告,含角台、碑亭、地宫等结构测绘数据,及带西夏文残碑等关键出土物分析。

官方考古一手资料,揭示陵墓布局隐含的“北斗七星”信仰、汉藏佛教融合等。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丛刊之七:西夏方塔出土文献

本书收录了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贺兰山拜寺沟方塔发掘出土的西夏时期的大量文献、文物,涉及考古、佛学、藏学、版本学、印刷学、文献学、古建筑、古丝绸、古纸学等学科和研究领域,对于研究西夏文化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史料价值。

《西夏陵:王朝的见证》唐荣尧 著 中国地图出版社

以西夏陵为轴,串联党项族迁徙、西夏王朝兴衰、现代申遗历程,覆盖政治、战争、文化多个维度。书中融合一手考古资料、诗歌、复原图及地图,兼具学术深度与文学感染力。

作者20年西夏研究积淀,用“地上遗迹+地下秘密”双线叙事,揭示王陵作为文明载体的意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