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近半个月,终于传来好消息!今天(7 月 19 日),前往缅甸失联的陕西 19 岁高考生彭某轩终于找到了,人平安!目前,中缅双方正协商交接细节,他的父母已经抵达云南。据他自述,高考后被网友以“高薪主播”诱骗,转卖到缅甸诈骗园区。在被要求背诵诈骗话术 4 天后,因“年轻且考上大学”,被园区主动送返,并获当地好心人救助。
彭某轩的获救无疑是幸运的,但值得深思的是,他的好友透露彭某轩缺少相关反诈知识,极少接触手机。这个夏天,安徽庐江、湖北黄冈也通报了类似失联案件,暑期显然已成诈骗高发期,犯罪团伙正精准锁定像彭同学这类 —— 社会经验少、信息获取弱、对 " 高薪 " 诱惑抵抗力低的青少年!
线上线下反诈宣传如此密集,诈骗为何还是屡屡得逞?诈骗团伙正是利用学生“单纯加急切”的心理“画大饼”,以“轻松高薪”、“包路费”为饵;通过虚假招聘、熟人介绍,层层伪装令孩子们步入陷阱。
一个个真实案例再次敲响警钟,家长要切实筑牢孩子的第一道防线,平时别只催学习,主动向子女普及反诈知识,提醒他们“钱多事少”的工作,十有八九就是坑!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引导孩子通过正规渠道求职。另外,学校、社区也需针对青少年等重点群体普及防骗知识,上好 “反诈必修课”,别让“求职梦”变成“失联噩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